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系统登录 手机群控系统
QQ联系
电话联系
手机联系
QQ联系
电话联系
手机联系

我国已制定百余项机器人相关标准,促进机器人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在全球工业革命、技术创新大背景环境影响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应用空间进一步扩大,服务机器人产品百花齐放,特种机器人智能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机器人、机器人用芯片、机器人用传感器等产业园区遍地开花,整个机器人研发热度居高不下。   然而,中国机器人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已经被美国ABB、德国KUKA、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和发那科FANUC这四大家族占据了,而国内现有机器人企业主要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往往缺乏核心竞争力,生产的产品也都是依附自己认为的一套“标准”。这样,极易造成产品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高和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对机器人行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在机器人领域标准的缺失、滞后有密切关系。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落后,导致各个企业机器人产品零部件、整机性能、机械电气安全甚至人机协作安全缺乏必要的参考依据,使得机器人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还记得在2016年中国发生的首例机器人“伤人”事件,事件主人公是家用服务机器人“小胖”,由于其激光雷达传感器构建地图时存在缺陷,无法识别玻璃障碍物,直接砸碎玻璃,间接伤及了无辜路人。“小胖事件”直接揭露了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标准缺失的问题。而今年发生的无人驾驶汽车Uber撞人事故亦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机器人生产标准与安全标准的制定,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实现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然而,要完善机器人安全标准体系不仅要对机器人本身安全提出要求,还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这样才能形成企业和使用者均认可的统一的“约定”。此外,各个发达国家针对中国机器人产品采取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的机器人产品面临出口难的问题,我国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机器人相关产品标准的同时,还急需制定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机器人产品相关标准,促进机器人的国际贸易发展。   目前,我国已制定百余项机器人相关标准,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标准以及检测评定方法标准等,对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机器人标准体系仍不能完全适应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存在已有标准修订不及时、服务机器人标准缺失弥补不充分、机器人安全、协作和检测等尚不具有通用性国家标准等问题,亟待完善。同时,为规范行业发展,还需要有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机器人的性能指标、机械电气安全进行检测,制定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建设。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北京赛迪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建设运行的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是首批国家授牌的第三方机器人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是开展中国机器人CR认证服务的权威机构。面向产业园区、生产企业、集成商、研究机构和用户,提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与规范、检测与认证、咨询与培训、会展与宣传等专业的第三方服务。       责任编辑:tzh